太多的假藥充斥市場,而大多消費者是不可能辨別的,很多藥店經營者為了利益,採購這些藥材售給病人,治不好病就很正常了!
1、通草摻假者多,能買純的很罕見,純品價格70元每公斤左右。摻假多用明礬、加重粉(硫酸鎂),參假的通草質地發硬,味道有的澀、有的無味,最近摻假的將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,摻在正品中賣。
2、制首烏:切成小方塊的,多為紅薯切成丁後,加工而成,鑑別:口嚼時有焦糖味,此為紅薯乾。圓片型的,摻假者用大黃加黑豆煮後曬乾而成。最穩妥的辦法是,進生首烏,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-3小時,太陽下曬乾(天氣好時一兩天就乾了),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。
3、白附片:摻假者用紅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狀相似的片形,曬乾熏漂而成。鑑別:一看,假的藥材周邊有明顯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跡。二嘗,假的白附片無麻口味。
4、羌活:摻假者用東北產的馬尾獨活,切片加工而成。鑑別:菊花心,油性足為真品。防假最佳辦法:進原藥材(沒有切片的羌活),用時隨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。
5、當歸:切片的當歸,容易摻獨活片。凡片形大,色白,味甘者多為獨活。
防假絕招:進未切片的當歸個,使用時分頭、身、尾,效果好。
6、延胡索:延胡索個子摻假少,摻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。但粉碎後的延胡索粗粉和延胡索片,摻假很多,前者多為黃玉米粉碎顆粒,後者多為山藥種子切成兩半後,加工後摻入,最害人了。鑑別:一是辨顏色:延胡索粉、片為綠黃色,玉米粉為純黃色或黃中帶白,山藥種子切片黃中帶烏。口嘗:延胡索粗粉味苦,玉米粗粉味甜,山藥種子片味淡,但混裝久也可味苦。
防假辦法:只進延胡索個子,大小均一,無砂石即可,用時用打粉機打成粗粉。
7、金沙:摻假者將建房用的紅磚打成細粉摻入,很痛心啊,患者本來要治療結石,結果服用的是細砂粉。
鑑別:將藥材倒入有水的杯子中,攪拌,海金沙漂在水上,細砂石沉在水下。
8、白芨:用量大,價格看漲,切片白芨大多摻假,質地疏鬆的,為發芽長苗後剩下的母體,藥力達不到。鑑別:口嚼後有無粘牙感。真的非常粘牙,假的不粘。
進貨最好進白芨個子,不容易造假,價格偏貴。但物有所值。
9、半夏:黃柏煎水煮元胡,最後用礬制。
10、沉香:假的太多,進價30-50元每公斤,醫藥公司賣出400-500元。很氣憤。
多為用枯木噴上沉香油加工而成。
11、茯苓: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後切片而成,鑑別:用開水煮,很快呈糊湯者為假貨。真茯苓很難煎透。
12、菟絲子:摻假者用蘇子代替菟絲子。
鑑別:用放大鏡觀察,每粒菟絲子上均有肚臍狀的凹陷,假的沒有。用水煮,可以觀察到菟絲子吐絲發粘。
13、五味子:造假者將未成熟的野生葡萄(產量很大),曬乾後染色而成,充北五味子。
14、威靈仙: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貨,真的鐵骨錚錚,假的根係發軟。鑑別:找到真的根頭部,仔細觀察,再看混雜的細段,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。
15、柴胡:摻假手段太多,其中我見過的有:
(1)、摻柴胡的莖(含量較低)。
(2)、摻泥土(柴胡有水洗時可以洗出大量泥沙)。
(3)、摻向日葵的根(切成細段摻入)。
16、龍骨:市面上出售的龍骨基本都是假的,真的很少。造假者用石灰加礦物粉製成骨頭模型,煅燒成型後,打碎,充龍骨賣。坑醫生不淺。以豬骨牛骨所充的更多。
建議: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,要想成名醫,就花錢進真貨,進生龍骨(化石)。
17、龍齒:假貨有多少,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,基本都是假的。
真的市場價180元左右每公斤。
18、桃仁:細心觀察,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,有的全是假的。
摻假者用杏仁充桃仁(杏仁價格14左右,桃仁35左右)。兩者的鑑別要點:杏仁一頭大一頭小,形如心,桃仁兩頭相差不大(相對於桃仁而言),我簡稱“二愣子”。
19、川牛膝:大多用牛蒡根摻入。
20、鹿角霜:有的用假龍骨敲碎後當鹿角霜出售。
21、豬苓:大多加的有加重粉。
22、龍膽草:摻假者用牛膝須切成段加入。看到這裡,你可以嚐嚐你的四大苦藥之一龍膽草,你會發現,他居然是甜的! ! !滑稽不?有效不?恨人不?
23、砂仁:好的砂仁為陽春砂,摻假者將其他劣質的砂仁摻入。鑑別:陽春砂呈圓球形,長條形的含量很低,達不到效果。
24、烏梅:純真貨很少,價格28元左右。摻假者用野生的桃,通過醋泡後曬乾摻入。看到這想想你開的“烏梅丸”為啥效果不好了吧! !
25、全蟲:摻鹽,一公斤全蟲,摻了400克-500克鹽,你說效果會好嗎?
26、穿山甲:俗稱甲珠,摻鹽或加重粉。本人做過實驗,將200克甲珠水泡洗後曬乾,只剩下110克了,也就是說摻了45%的鹽和加重粉。看你敢不敢給哺乳期婦女吃! !
27、皂角刺:俗稱天丁,市場上很多用野薔薇的莖切成段(上面有短刺,黃亮色),長瘡的患者你開100克也沒用! !
28、吳茱萸:假的為一種形相似的植物種子外殼,具體是啥我也不清楚,只知道嚼在口中沒有味道。
29、海馬:海馬肚子裡究竟裝了多少東西,只有造假的知道了。反正有裝鐵釘的!
30、黃芩:將野外的樹根(細的)切成段,染色後充野生黃芩。鑑別:真黃芩用水揉搓後,其色不退,假的揉搓時水變成淡黃色,最後藥材發白,成樹棍。
31、熟地:看到這,你只需要將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,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。
32、生地:同上。
33、地龍: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,然後再稱,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! !
34、蒲公英:別看進價只有幾塊錢,但八成都是假的! !
造假者將油麥菜切成段,混入正品種出售。凡切成段的均摻有假的! !
防假措施:只購買未切碎的蒲公英。
35、羚羊角:造假者用塑料鑄成正品樣式,外觀與正品無異。 (新疆人在全國擺地攤,均用此假貨),鑑別:火燒後冒黑煙,釋放較濃的塑料味! !
犀角:同上。
36、鹿茸:新疆人將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層,然後將經染料染色過的砂石及木頭粉配上粘合劑,塞入鹿茸皮套中,陰乾後充當血鹿茸出售。也有人用老鼠皮縫成鹿茸樣皮套,裡面塞上豬血浸漬的鋸末冒充鹿茸。
鑑別: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,再看看他們的假鹿茸,很容鑑別。
37、蟲草:殭蠶加上地瓜秧苗,就成了蟲草。還有用土豆泥壓模而成,或用黃花菜(萱草花)加麵粉苗模等等,太多了! !
38、紫河車:八成都加有加重粉(硫酸鎂)。
39、赤芍:能買到京赤芍不容易,大多用白芍染色後充當赤芍。
也有的將生地榆摻入赤芍中出售,想到這,你就該想到為什麼你開“桂枝茯苓丸”效果不好了吧! !
40、大茴:造假方法有2種:1,水煮後晾乾再賣.鑑別:煮過的味淡色輕.2,加上加重粉.鑑別,假品對光可見上面有發光如金粉樣物質.
41、射干: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價位在40元左右,凡30元以下的均屬假貨。摻假者 將薑黃切成小薄片摻入。
“射干麻黃湯”用這種貨肯定是無效的。
42、三七:血塞通廠家提取三七皂甙後的藥渣,經過藥商曬乾,就成了冒牌三七了,質地較碎,斷面呈白色,含量達不到,效果自然差很遠了。
43、白朮用土炒或麩炒都可以,但白朮因含水量高,炒後焦黃色,斷面焦黃。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.7左右。藥商為了防止炒後減重量,炒得很淺,用焦糖染色,表面焦黃色,斷面白色,療效很差! !
44、紅花:
(1)、造假者用木頭製成木纖維後染成紅色,摻入紅花中出售。鑑別:用手抓藥材,質地紮手,有很多碎末者,為摻假!
(2)、造假者將紅花用紅糖水浸泡後曬乾出售。鑑別:此類紅花容易吸潮,抓藥時有粘手的感覺。
45、蟬蛻:造假者將泥漿水泡蟬蛻後曬乾,讓蟬蛻腳和殼裡面沾上泥頭,增加重量。
46、西洋參:凡西洋參片,多摻有切片的白條參。
西洋參個,分進口洋參和國產種洋參,兩者價格差別太大(進口的好西洋參1000左右,國產種洋參150左右),往往出售的所謂進口西洋參,大多是國產的。
臨床用藥,不要追求一定要用花旗參,其實就算你用,也買不到真貨,國產種洋參量放大點就可以了。
47、青黛:正品不好弄,現在摻假者將滑石粉摻入出售,凡顏色青中泛白,手感滑膩者即摻有滑石粉。
按:青黛進貨時一定要聞一聞,看有無霉味,正品略帶腥味。青黛容易吸潮,吸潮後很容易生黴。凡正品青黛倒進水中起初浮的,如果一下就沉下那就是偽品。
48、大黃:摻假者用土大黃摻入。肉眼不好鑑別,偽品中央偏白;在紫外燈下很好鑑別。
49、山豆根: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真貨了,偽品多。勸大夥開處方時就別想到這味藥(真言相勸),假的很! !
50、遠志、丹皮:兩種藥材去心者佳,而藥商想方設法不去心,增加重量,降低了臨床療效! !
51、茯神:又名“抱松根”,而現在的茯神,中央的松根很少,外邊的茯苓很大一塊,就好像你吃芝麻餅,一個燒餅上只有一粒芝麻,也稱為芝麻餅。有的很明顯,松根還是新鮮的,一看就是人為製造的。應當鬆根快腐爛了才對。
52、茜草:造假者用草根、細樹根切成段,染色後,充當茜草出售。鑑別:用手掰斷後斷面正品為紅色,假的不是紅色。具體什麼顏色就看摻的是啥東西了! !
53、新發現:仙茅:造假者用細白芍根,悶黑後,加工而成。
看你補腎有效不!
54、最新發現: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枳實,多以青皮代替,大家採購時注意點! !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枳實,9成都是青皮,大家進貨時的好好辨析這兩種藥!
55、天冬,多用白糖水或者冰糖水攪拌,為了增加重量。只要你的天冬是粘的不是乾的你嚐一下,一定很甜
56、川芎:用製藥廠已提取過有效成分的川芎楂片冒充川芎飲片。鑑別:正品川芎飲片較柔韌,有明顯的辛香氣味。已提取過的則較乾硬,無辛香氣味。
57、白乾參:也是用已提取過有效成分的參楂冒充正品。偽品乾硬呈木梗狀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